上海市闵行区探索职教与成教一体化办学之路
闵行区作为上海新的经济教育区,职业教育和后教育发展迅速。该地区的两所中等职业学校,上海西南工程学校和上海群艺职业技术学校,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确立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。同时,结合五年前正式成立的闵行职业教育集团(联盟),闵行区建立了1所社区学院、1所老大学、13所街道社区学校、503个村(居)自习点的社区教育网络,每年课程7600余门,参与人员约41万人;每年组织7000多场主题自学活动,参加者近50万人,深受大众欢迎。
闵行区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,要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,坚决推行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,探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的道路。因此,闵行区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和后教育的投入,并将其纳入政府财政责任,实行了以财政拨款为主、部分资金专用、多渠道筹集的筹资机制。2012年,政府投入近1.45亿元用于职业教育和后教育经费。同时,科研支持职业教育和后教育发展,了解学科研究,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和后教育协调发展,积极开发《闵行区职业教育 与成人教育一体化办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中研究》、《闵行区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实践中探究》等课题。
集成开发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集成。闵行区职业教育和后教育不具备的优势资源包括教学设施、师资、课程等。这是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最重要的基础和动力。与行业企业共享资源,构建多元化的企业员工培训渠道。
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,闵行区努力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共享会展资源。莘庄工业区将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列为年度十大重点任务。
组织教育资源丰富的教学点和学校,与企业签订资源共享协议,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,通过一站式服务为企业输送人才。社区丰富的培训资源也为企业员工培训搭建了多元化的渠道。针对上海外来务工人员占常住人口45%的实际情况,颛桥镇与企业合作,积极开展外来务工人员综合培训,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素质,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建立外来建设者教育培训实验基地,提升培训实效;通过积极开展双语培训、主题征文、青年论坛等主题活动,唤起热衷于自学的农民工的情怀和愿望,将其带入上海;通过设立新的颛桥人流动书吧,重新建立职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自学队伍,符合农民工的自学和情感市场需求。
搭建企业与培训机构之间的桥梁,盘活区域内各类培训资源。在教育资源的建设过程中,职业学校和社区学校也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。他们除了获得培训外,还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,在区域内企业与培训机构之间搭建桥梁,从而建立企业与培训机构之间的联系,盘活区域内的各种培训资源,增强区域教育资源的流动,满足企业的实际市场需求。
莘庄工业区脱颖而出,搭建参与平台,再造服务路径核心。工业区的社区学校和群艺职业学校联合推出领先的招聘培训计划,提高职业技能,培训信息通过商会、工会和党员服务中心快速传递给企业。莘庄工业区还结合社区教育志愿者工作站挖瓯 同时,闵行区还大力整合区内俱乐部、养老院、福利院、离退休干部等非教育场所和设施,拓展教育功能,获得职业教育和后续教育发展服务。
顾美街的社区学校不仅充分利用自身考古资源,还整合民办非学历教育资源,利用民办教育机构的教学场地,填补社区学校资源的严重不足,积极探索与辖区内民办教育机构的多元化合作。社区学校通过培训、会议、讲座、资源整合、互助互惠相结合的方式,积极与社区内的民办教育机构进行联合建设,为社区居民获得更加全面、优质的体育教学服务。
结合闵行职业教育联盟,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。为了适应环境和区域经济的发展,为现代企业的市场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,闵行区职业教育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探索校企融合,精心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,构建了简化企业车间教室、学校教室企业化的办学模式。目前,群艺职业学校和西南工程学校与100多家企业建立了多年稳定的合作关系,完成了一批知名企业命名的特色班,构建了订单式培养模式、实训方案和企业化实训基地。
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课程建设,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,培养了一大批企业青睐的应用型、技能型人才。此外,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拒绝,闵行区还积极开展了中高职教育全线试点探索。各种类型和层次的职业教育相互相遇,相互补充,不断拓展学生深造的渠道。
大学和研究所的研究实力和成果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。西南工程学院于2012年被批准为上海中高职培养模式试点,并与上海电机大学合作,积极开展国际商务专业全线培养。2013年后,试点项目不断扩大,群艺职业学校与上海电机大学进一步合作。试点项目积极开展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教育全程培训,探索更加灵活的中高职教育公平模式。
本文关键词:上海市,闵行区,探索,职教,与,成教,一体化,开云体育官网app下载
本文来源:开云体育官网app下载-www.llsc888.com